欢迎访问 文化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地方文化 > 正文

晋城打造康养样板城市:山水人文资源丰富 全域发力差异发展

时间:2024-11-30 作者:佚名 来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见山,见水,见人文,山西晋城正着力打造康养型城市。

  “云蒸雨气千峰暗,树带溪声五月凉”。晋城,地处北纬35度黄金宜居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太行、太岳、中条三山环抱,沁河、丹河两河相拥,还有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在此蜿蜒。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负氧离子富集;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上溯可至仰韶文化;这里中药材产量大、品质佳,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凭借这些资源,晋城瞄准了康养业,不仅打出“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的品牌口号,还明确将“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写入城市发展“六大战略定位”,纳入必须抓好的“十件大事”,全力推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仅在2024年晋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康养”一词就被提及18次,足见其重要性。就在“康养”成为晋城全域高质量发展关键词的同时,晋城也在因地制宜讲好乡村文旅康养故事——釜山村将生态人文相结合,高都古镇巧用电商赋能,司徒小镇用闲置用地打造网红景区,皇城相府将名家故事演绎成剧,马圪当乡靠连翘实现农文旅融合……

  全域发力,差异发展,康养晋城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立生态牌,吃康养饭

  “我们釜山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是比较繁华的,‘145’造币厂搬走后,我们这里就凋敝了。”11月15日,釜山村党支部书记陈文才向“万里山河路”山西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调研团介绍道。

  釜山村,位于高平市西北部,依山傍水,文旅资源深厚。泫水湖碧波万顷,清澈见底,是丹河的源头所在;拥有300年历史的千株老黄梨树自成一派,独具一格;棋盘六院、宣圣庙等古建群落古朴庄重,韵味十足。

  这样一个村子在过去几十年里曾经辉煌过,也曾沉寂过。2021年,这里又迎来新生的机会。

  

  

  釜山村王家大院。王珏玮图

  

  陈文才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高平段通车后,游客就多了起来。于是,靠着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工程,村里搞起了“釜山驿站”。

  他说,那段时间自己兴奋得好几天没睡觉,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村子要变样了。

  没多久,釜山村又被确定为山西省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先行示范村。为了做好先行先试工作,高平市以釜山为中心,成立村企联合党总支,实行六村联建,打造釜山精品康养片区,以慢行旅游环线串联起周边回沟、贾村、高良、芦家峪、李家河五村资源,形成“一心一环一圆六区”的布局,建立“国企+村委+农户”联农带农模式,先后打造了泫水湖休闲娱乐区、釜山书院、农业智慧科技园等多个特色康养景点。

  如今,游客顺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一路驱车,在晋城西北部拐个弯,便能来到釜山精品康养区。在园区内沿栈道环湖而行,穿越古街,采摘蔬果,悠闲又惬意。

  “现在村里没有闲人,大家都有事可做。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事,老人有老人的事。”陈文才说,有了政府的支持,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村容村貌变好了,村民的干劲也更足了。

  “用‘促进’、‘带动’形容都不准确,实际上我们这个片区就是因路而兴,因路而起的。”高平五谷丰农业农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志山特别强调,打造片区的初衷,就是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现在相关配套已经比较完善了,未来还会继续推进。”

  

  

  釜山村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图为村内一处木雕。王珏玮图

  

  与高平釜山一样,得益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穿境而过,陵川县也迎来了康养产业的蓬勃发展。

  陵川县生态良好,盛产多种药材,其中“陵川连翘”最为著名,年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

  陵川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二刚向澎湃新闻介绍,2023年以来,陵川县启动实施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轴线,包含六泉、古郊、马圪当、夺火、潞城等乡镇的百万亩连翘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实施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100个村庄正逐步形成“中药材+农业”“中药材+文旅”“中药材+康养”的新兴业态融合发展格局。

  在此推动下,今年1至10月份,陵川县累计接待游客835.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4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53%、17.77%。

  电商赋能,古镇走上差异化康养路

  在泽州县东北角,有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高都古镇。这里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故有“泽州源起天下高都”之称。

  沿着高都镇保福村古街而上,每一处院子都独具特色,这是高都镇“一院十八坊”特色产业所在地。

  高都镇保福村党支部书记晋波介绍,“一院十八坊”依托明清古宅,由村企合作改造,分批流转54处闲置院落,经镇政府统一修缮房屋后,再吸引具有地域特色的企业入驻。目前,豆趣咖啡坊、金缮木艺坊、晋磨香坊、泽州红山楂坊等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高都分布着“一院十八坊”等老建筑。陈鑫露图

  

  “我已经来了五六次了。”在“一院十八坊”特色产业之一的豆趣咖啡坊,一名游客说,这算是周边的网红咖啡店了,她和朋友是这里的常客,“之前看过这家店的直播,就过来打卡,后面又陆续来了好几次。”

  据晋波介绍,2022年,高都镇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乡村e镇。从那时起,全镇就以文旅资源为依托,电商赋能为核心,盘活古建古迹,走差异化的文旅康养发展道路,“‘一院十八坊’,院院都是直播间,坊坊都是打卡地”。

  晋波表示,智慧文旅乡村e镇项目产业项目落地后,直接带动就业人数百人以上。

  在电商赋能之外,高都古镇还巧妙地将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康养项目。晋波介绍,高都古镇依托人文资源,开发了一系列康养项目,如中医理疗、药膳加工等项目。

  

  

  高都的一处特色小院。王珏玮图

  

  晋波介绍,古镇内布局了相关康养业态,并通过电商直播的方式进行宣传,许多客户会通过线上渠道定制,“像我们山楂坊的山楂制品,就有省外的养老院专门来订购。”在电商赋能下,高都古镇的文旅康养产业差异化发展效果十分显著。2024年以来,高都古镇已累计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同比增长15%。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sxdt/202411/t20241129_971274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