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化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地方文化 > 正文

保护传承 守正创新 让平遥非遗“活”起来

时间:2024-11-30 作者:佚名 来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近年来,平遥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持续加强资源普查、名录体系建设、创意设计、传承人培养等工作,让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平遥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代表,文物古迹俯仰皆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种类齐全、价值极高。多年来,平遥县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对境内众多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挖掘整理并逐级进行申报。“目前,有县级的六批非遗名录共计137项,其中有4项列入国家名录,有27项列入省级名录,有37项列入市级名录。与此同时,传承人的评选工作也在同步开展。目前,有各级传承人150余人,其中有7人被认定为国家级传承人,有33人列为省级传承人,有44人列为市级传承人。”平遥县文化和旅游局文旅中心主任霍文忠说道。

  此外,平遥县非遗技艺类项目丰富、门类齐全,最大程度地传承和保留了汉民族的众多节俗和礼俗。为做好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平遥县全方位采取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设立非遗展览馆、出版非遗图书,让不同种类的非遗项目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传承。“包括文化艺术中心的综合性展览馆、漆器展览馆、牛肉展览中心、兵器博物馆等这样一系列的十余个展览馆。目前,有12种非遗图书,其中包括国家级项目的专辑图书,也包括省级的、市级的。”霍文忠介绍。

  平遥县还以非遗体验为重点,推出了非遗研学课程,组织非遗展览展示活动,促进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非遗研学是推广非遗的有效途径,今年我们组织了20余次各级各类展览活动。”霍文忠说道。

  为推动非遗更好发展,平遥县积极探索,鼓励手艺人创意创新,使非遗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非遗焕发出了更加持久的生命力。“我们和县域外的企业合作,推出了非遗锦盒,也就是盲盒,把非遗产品装进年轻人喜欢的盲盒当中,既传播了非遗,也为非遗传承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此外,我们还积极动员支持县域内的企业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传承当中来。”霍文忠介绍。

  如今,平遥县非遗项目在促进文旅融合、繁荣市场经济、激发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围绕生产性保护和生活性保护,平遥县将进一步深挖非遗内涵,培养传承人才,开拓非遗项目文化市场,推动非遗文化活态传承。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sxdt/202411/t20241129_971273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