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化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追踪报道 > 正文

【中新网】科技助流失海外敦煌文物"回归":让敦煌文化"活起来"

时间:2021-03-19 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18171806agj0.jpg

  图为敦煌研究院数字展。(资料图)杨艳敏摄

  

  甘肃省科技厅立项支持敦煌研究院实施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敦煌石窟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示范”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启动,旨在加快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不断推进敦煌文化传承与传播,落实“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回归”。

  日前,该厅与敦煌研究院签署项目任务合同书,并宣布项目启动。这既是甘肃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开展文化领域交流合作的有效举措,也是根植时代要求,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必要路径,为推进丝绸之路“科技走廊”建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18171807145w.jpg

  图为敦煌研究院举办的佛教艺术展。(资料图)魏建军摄

  该项目由敦煌研究院牵头,与英国国家图书馆合作,通过调研敦煌石窟数字化工作流程、数字资源与管理、英藏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物数量与种类以及数字化现状;建立基于OAIS的数据管理系统模型,研究敦煌石窟数字资产组织分类方法与视觉呈现形式,研发数字敦煌数字资产管理平台并进行应用示范。

  有专家分析称,目前的存储管理模式在海量数据及超大数据存储方面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相应标准,数据存储结构设计不完善,数据压缩比低下,数据在系统、网络、设备以及管理模式等层面的高安全性需求无法保障,迫切需要按照新的存储标准建立数字资产存储平台。

  因此,“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事业,必须与时代同行、必须与科技相融。”甘肃省科技厅副厅长巨有谦表示,在2020年省级科技重大专项中支持经费350万元,重点开展敦煌石窟数字资产组织分类与视觉呈现形式研究,研发数字敦煌资产管理平台。

  “初步探索出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回归的国际合作模式,为法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美国等国家所藏敦煌文物的数字化回归提供参考。”巨有谦说,充实完善壮大“数字敦煌”资源库是远景目标,借助科技手段让敦煌文化“活起来”走向世界是我们的执着追求。

  他认为,文化流动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内在要求的深刻内涵,为做好文物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这将是推进数字丝路的重要步伐,为甘肃科技文化融合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发挥示范作用。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表示,该项目意义重大,目标长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进一步加强数字敦煌项目的持续建设,形成完整有序并能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敦煌石窟数字文化遗产,并为社会各界方便快捷地提供数据服务。

  巨有谦说,越来越多的敦煌文化爱好者,正在千里之外,通过数字技术认识、关心、守望敦煌。构建研发敦煌石窟数字资产管理云平台,既是扩大文化领域开放合作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有效载体,能够让传承千年的敦煌文化在全世界璀璨绽放。(文/中新网记者魏建军)


原文链接:http://wlt.gansu.gov.cn/mtjj/36399.j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