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化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文化旅游 > 正文

一个人的牛皮船

时间:2022-06-22 作者:佚名 来源: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

  

  在美丽的林芝,在距离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畔交汇处千米之远的清清河面上,系着一条牛皮船,那是二十年前做事细心认真的岳父大人专门为我量身定做的。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期盼?老人只字未提。是要让我记住牛皮船与藏族人民这份千丝万缕的情结,还是要让我初心不改,笃行致远?经过多年的洗礼和净化后,慢慢领悟了这条牛皮船赋予我的诸多意蕴。

  当我远离林芝的时候,这条牛皮船就会被锁进岸边的一个小木屋。在我一年一次回到河边时,那条牛皮船就像会使魔术似的,停靠在小木屋门前,等待主人随时下水划桨。

  一直以来,这条牛皮船,始终在鼓舞人心,它承载着许多希冀,每一次在水上稳稳当当地来回,运送的是满满的遐想和浩气。

  其实,对于我来说,第一次见到牛皮船,只是好奇而已。目之所及,就被牛皮船粗犷而又精密缝制的外观深深地吸引住了。样式古朴、材料普通,寻常百姓家里方便出行的交通工具,却又格外新奇别致。

  然而,牛皮船的制作和真正的用意,远不像我们一见到它,就能作出浅显的评价那么简单。

  岳父大人说,先将泡在水里变软的牦牛皮上的毛削掉,用两张或四张牛皮按照木质骨架大小并对缝接起来,趁牛皮在水中浸泡柔软的时机,把木制骨架包扎起来,同时用面条一样宽窄的牛皮绳,将牛皮和木架捆好绑紧,放置在阴凉处晾晒十天左右,最后给初具规模的牛皮船擦拭牛油或清油定型,再让它接受风吹日晒三五天,用羊油、酥油将牛皮封口对接处涂抹密封,牛皮船内整个木质骨架的捆绑固定全是采用牛皮绳子,不用一颗铁钉,不用一颗铁螺丝,非一般手艺人能做。

  如此费时费工的牛皮船打造成型后,晾晒一年时间方可下水使用,期间还要反复检修补漏,工序复杂,可谓用心良苦。

  一个人的牛皮船,来来回回划桨,无数次穿越在风平浪静或偶有湍急、波光粼粼的河面上,特别是航行在时而浑浊、时而清澈的雅鲁藏布江上时,江水不分缓急、江面不论宽窄,每一次都能感悟出生活的不易与乐趣,每一次都能揣摸出人生就像水上飘,循环往复。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西藏的逐步了解,那条牛皮船赋予我更多的感慨,更多的思索,更多的理解。

  过去,由于交通闭塞,牛皮船成了西藏独一无二的水上交通工具。据有关资料记载,牛皮船从诞生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牛皮船仍然与临水而住的群众息息相关、唇齿相依。前段时间,我还在拉萨市曲水县俊巴村和卡入村,看到了许多造型奇特、颜色迥异的牛皮船,又一次让人怀想起与牛皮船有关的往事……

  牛皮船除了停运期被锁在小木屋外,几乎每一次上岸,都会寻找一棵树或一尊大石头,将船头朝天,船尾朝地,以示天地人和,这样的用心和创意多么美妙。

  牛皮船,承载着西藏的山山水水,传承了西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一个人的牛皮船,刻画着我的记忆,也刻画了一个家庭的岁岁年年。

  

  


原文链接:http://lyfzt.xizang.gov.cn/xccx/lytg/202206/t20220621_30413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